在孩子抚养权归属一方后,另一方拥有探视权。但我发现,很多人在行使探视权时,往往忽略了孩子自身的意愿。我就挺疑惑的,尊重孩子意愿在探视这件事里,到底有多重要呢?我见过有的家长,不考虑孩子愿不愿意,强行探视,孩子又哭又闹。也有家长尊重孩子想法,孩子就开开心心配合。这背后的影响究竟是怎样的呢?
导师分析:
首先,孩子是一个独立个体,有自己的情感、认知和需求。在探视过程中,不尊重孩子意愿,会让孩子内心产生抵触、恐惧等负面情绪。从孩子心理角度看,强行探视打破了他们内心对环境和人际关系的预期,会造成心理压力。例如长期如此,可能导致孩子对探视一方产生厌恶,影响亲子关系。对于拥有抚养权一方来说,若对方不尊重孩子意愿,会心生不满,加剧双方矛盾。而探视方,可能因孩子不配合,觉得探视受阻,产生挫败感。从长远看,这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,破坏家庭和谐氛围。尊重孩子意愿,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,增强自信和安全感,促进亲子关系良性发展,也有利于抚养方与探视方的友好沟通。
导师建议:
探视方要提前和孩子沟通,用温和方式询问孩子想法。比如提前几天告知孩子要来看望他,问问孩子希望在哪里见面,想一起做什么。若孩子拒绝,不要强行,耐心询问原因。如果是因为学习忙,可和孩子商量下次合适时间。抚养方也应积极配合,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探视,不要在孩子面前说探视方坏话。平时多给孩子讲一些亲情故事,让孩子明白探视方对他的爱。同时,双方可以一起制定探视规则,充分考虑孩子意见,比如规定探视时长、频率等。这样既能保障探视顺利进行,又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,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和家庭关系和谐。
网友评论一:
我觉得尊重孩子意愿在探视中真的太重要了。孩子不是物品,他们有自己的感受。要是不顾他们想法强行探视,孩子心里肯定不舒服。就像我邻居,每次前夫来探视,根本不管孩子正在干啥,拉着就走,孩子特反感。后来前夫改变策略,先问孩子,孩子就配合多了。家长真该多站在孩子角度想想,这样对大家都好。
网友评论二:
虽说尊重孩子意愿重要,但有些时候孩子小,可能不懂事,表达的不一定是内心真实想法。比如可能因为跟抚养方待久了,受抚养方影响,不想见探视方。这时候探视方也不能完全听孩子的,还是得想办法和孩子建立联系,慢慢引导孩子,让孩子明白探视方的爱。总之不能简单粗暴处理,得讲究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