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结婚之后,发现公公是个特别自私小气的人。比如说,家里买了什么好吃的,他总是先紧着自己吃,完全不考虑其他人;平时水电费也算计得特别清楚,稍微多用一点,他就会唠叨个不停。和他相处,我感觉特别压抑,心里很不舒服。我也尝试过和他沟通,委婉地表达过希望他能别这么计较,可他根本听不进去,还是我行我素。我真的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和他相处了,既不想因为这事和他起冲突,影响家庭和谐,又实在不想一直这么憋屈地过日子。
导师分析:
遇到自私小气的公公不知如何相处,原因是多方面的。从公公的角度来看,他这种自私小气的行为模式可能源于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。也许他成长于物质匮乏的年代,经历过艰苦的生活,所以对资源格外珍惜,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方式,认为这样才能保障自己的利益。而且,在他的观念里,可能觉得自己作为长辈,有权利优先享受资源,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分享和关爱缺乏正确的认知。
从自身心态来说,面对公公的自私小气行为,感到压抑和不舒服是正常的。毕竟每个人都期望在家庭中能感受到温暖和关爱,而公公的行为打破了这种期望。尝试沟通却无果,会让人产生挫败感,进而陷入一种两难的境地。一方面担心与公公起冲突会破坏家庭和谐,影响夫妻关系以及整个家庭的氛围;另一方面,又难以忍受长期处于这种憋屈的状态,内心的不满情绪不断累积。这种矛盾的心态使得在相处时变得小心翼翼,不知所措。
从家庭环境角度,家庭中缺乏一种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机制。当出现问题时,没有一个有效的途径来解决矛盾,导致问题不断积累,关系愈发紧张。而且,其他家庭成员的态度也会对自己与公公的相处产生影响。如果丈夫不理解自己的感受,或者没有在中间起到良好的协调作用,会让自己更加孤立无援,加重相处的困难。
导师建议:
首先,要调整自己的心态。试着从公公的成长背景去理解他的行为,虽然不能完全认同,但可以减少一些内心的抵触情绪。意识到他的自私小气可能并非是针对自己,而是长期形成的习惯使然。把注意力从公公的行为上转移一些到自己的生活中,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,丰富自己的生活,减少因公公行为带来的负面情绪影响。
在沟通方面,可以换一种方式。既然直接沟通效果不佳,不妨采用委婉暗示的方法。比如,当公公又在计较水电费时,可以讲一些关于节约但不过度的小故事,或者分享一些其他家庭和谐相处、不过分计较的事例,旁敲侧击地让公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不太合适。同时,选择沟通的时机也很重要,尽量在公公心情好、比较放松的时候进行交流。
借助丈夫的力量也是关键。和丈夫坦诚地交流自己的感受,让他了解公公的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困扰。丈夫作为公公的儿子,对公公的性格和行为方式比较了解,他的话公公可能更容易听进去。让丈夫在中间起到协调作用,比如让丈夫和公公沟通一些家庭事务的处理方式,或者在公公表现出过分行为时,由丈夫出面委婉提醒。
此外,如果条件允许,可以适当保持一定的距离。比如减少和公公长时间共处一室的机会,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。这样既能避免因频繁接触产生更多矛盾,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压抑的感觉。
网友评论一:
我觉得你这情况挺常见的,很多老人都这样,毕竟他们那辈人苦日子过惯了。你别太往心里去,就像导师说的,从他的角度理解理解。沟通的时候也别太直接,老人都爱面子。而且你得让你老公出面,儿子说话老子多少会听点。你自己也别太憋屈,多找点自己喜欢的事做,别把注意力都放公公身上。说不定慢慢相处,他能改改呢。
网友评论二:
我认为你公公这做法确实让人挺难受的。但你也别光自己忍着,该说还得说,不过方式得讲究。像讲事例这种方法就挺好,既不得罪人,又能传达你的意思。要是实在不行,就保持点距离,眼不见心不烦。但千万别因为这事儿和老公闹矛盾,不然更麻烦。家庭关系就是得慢慢磨合,你多花点心思,总会找到相处之道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