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很清楚自己身上存在一些问题,比如做事总是拖延,明知道应该立刻去做,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,一直往后拖,导致很多事情都没办法按时完成。还有在情绪管理方面,我也有问题,稍微遇到点不顺心的事,就容易大发雷霆,事后又很后悔。我心里明白这些行为不好,可每次到了那个时候,就好像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,完全没办法按照理智去行动。我真的很苦恼,想知道到底有什么办法,可以让我解决这种明知自身问题却难以自控的状况呢?
导师分析:
首先,对于明知自身问题却难以自控这种现象,从心理学角度来看,拖延行为往往源于任务厌恶、对成功的恐惧或者缺乏时间管理技巧等因素。当面对一项任务时,如果个体觉得任务无趣、困难或者担心做不好会带来负面评价,就容易产生逃避心理,从而选择拖延。而在情绪管理方面,难以自控地大发雷霆,可能是因为情绪调节能力不足,缺乏有效的情绪宣泄渠道。大脑在遇到刺激时,本能地进入应激状态,情绪瞬间爆发,理智来不及发挥作用。
从个人心态角度分析,明知问题却难以自控,背后可能隐藏着一种习得性无助。当多次尝试改变却失败后,个体可能会逐渐失去信心,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无法改变,进而放弃努力,导致问题愈发严重。同时,自我认知与实际行为之间的差距也会造成内心的冲突和痛苦,进一步加剧这种难以自控的情况。
另外,环境因素也不可忽视。如果周围环境充满干扰,缺乏有利于改变的氛围,比如身边的人也有拖延或情绪不稳定的情况,那么个体想要改变就会更加困难。而且,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压力,也可能让人在面对问题时更加焦虑,从而降低自控能力。
导师建议:
针对做事拖延的问题,第一步可以制定详细的计划。将大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,为每个小目标设定合理的时间节点。例如,如果要完成一篇论文,可以先把任务分解为查阅资料、拟定大纲、撰写初稿、修改润色等小步骤,然后分别为每个步骤安排具体的时间。这样做能让任务看起来不那么艰巨,增加完成的动力。
第二步,建立有效的时间管理机制。可以使用一些时间管理工具,如番茄工作法,以 25 分钟为一个工作时段,每个时段之间休息 5 分钟。在工作时段内,专注于任务,避免一切干扰。长期坚持,有助于培养专注做事的习惯,减少拖延。
对于情绪难以自控的问题,首先要学会情绪觉察。当情绪开始波动时,尝试在内心给自己喊 “停”,意识到自己正处于情绪上升阶段。可以通过深呼吸来调节,慢慢地吸气,让空气充满腹部,再缓缓呼气,重复几次,这样能使身体放松,为理智思考争取时间。
其次,寻找适合自己的情绪宣泄方式。比如运动,跑步、打球等,通过身体的运动释放压力和负面情绪。也可以选择写日记,将内心的想法和感受记录下来,这不仅能宣泄情绪,还能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。
最后,无论是解决拖延还是情绪问题,都要给予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。当自己成功克服一次拖延或者控制住一次情绪时,要及时肯定自己,告诉自己 “我可以做到”。长期坚持,逐渐增强自信心,提高自我控制能力。
网友评论一:
我觉得你这种情况挺常见的,好多人都有类似经历。就说拖延吧,我以前也特别严重,后来我用了个笨办法,就是给自己设闹钟。每完成一个小任务,就给自己一点小奖励,像吃颗糖或者玩会儿游戏。慢慢地,就有动力按时做事了。情绪管理方面,我觉得你可以在要发火的时候,先离开那个场景,换个环境,等冷静下来再去处理事情。你可以试试这些办法,说不定有用。
网友评论二:
我理解你这种苦恼,明明知道问题在哪,就是控制不住自己。我觉得你得从根源上找原因,比如你为什么拖延,是不是对任务本身有恐惧?找到原因后,再对症下药。情绪管理也是,想想每次发火是因为什么,是不是压力太大。你可以找个心理咨询师聊聊,他们比较专业,能帮你分析问题,给你更合适的建议,比自己瞎琢磨强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