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家孩子承受能力差,怎样才能改善这种情况呢?

我家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点小挫折就容易崩溃。比如考试没考好,就会大哭大闹,好几天都打不起精神,对学习也变得消极起来。参加比赛输了,就再也不想参加类似活动,觉得自己不行。我深知这样下去对孩子成长不利,可一直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。我想知道怎样才能改善孩子承受能力差的情况,让孩子能更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呢?

我家孩子承受能力差,怎样才能改善这种情况呢? 1

导师分析:

孩子承受能力差,原因是多方面的。从家庭环境来看,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是常见因素。家长事事代劳,孩子缺乏面对困难的机会,一旦遇到问题,就会不知所措。例如孩子想尝试自己系鞋带,家长却嫌麻烦,直接帮孩子系好,长期如此,孩子失去了锻炼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。

学校教育环境也有影响。在学校过于注重成绩排名,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,可能会受到老师的批评、同学的嘲笑,这会严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,导致他们面对挫折时承受能力变弱。

孩子自身性格特质也不容忽视。内向敏感的孩子,往往更容易把问题归咎于自己,对挫折的反应更为强烈。比如在小组活动中,因意见不合被伙伴否定,内向的孩子可能就会觉得是自己不好,从而产生挫败感。

另外,社会文化环境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。当下信息传播快,一些负面信息可能让孩子对挫折产生恐惧。比如孩子看到一些关于失败后严重后果的报道,会不自觉地放大挫折的影响。

导师建议:

首先,家长要改变教养方式,适当放手。给孩子创造面对困难的机会,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。比如鼓励孩子自己整理书包、独立完成作业,遇到困难先尝试自己解决,实在解决不了再寻求帮助。当孩子成功克服困难时,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,增强他们的自信心。

学校方面,应营造积极健康的教育氛围。老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,不能只看重成绩。对于成绩不理想或在比赛中失利的孩子,要给予鼓励和引导,帮助他们分析问题,找到改进的方向。同时,组织一些团队活动,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和面对挫折的勇气。

针对孩子自身性格,家长和老师要多与孩子沟通,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挫折。帮助孩子认识到失败是成功之母,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,关键是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。对于内向敏感的孩子,更要给予耐心的倾听和心理支持,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纳。

此外,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社会信息,过滤掉一些负面信息的干扰。可以通过讲述名人克服挫折的故事,让孩子明白挫折并不可怕,从而增强他们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。

网友评论一:

我觉得孩子承受能力差,家长得先反思自己是不是管太多了。现在很多家长啥都帮孩子做,孩子根本没机会锻炼。就像我邻居家孩子,都上小学了,穿衣服还得家长帮忙。这样的孩子遇到点事肯定扛不住。所以家长得放手,让孩子自己去经历,多摔几次跤,承受能力自然就强了。

网友评论二:

孩子承受能力差,学校教育也有责任。学校不能只盯着成绩,应该多组织些活动,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会面对失败。像我们小时候参加运动会,就算跑最后一名,老师也会鼓励我们,说参与就是胜利。这样孩子就不会把失败看得那么可怕。而且家长和老师要多和孩子谈心,了解他们心里怎么想的,及时给他们疏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