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和另一半在一起有段时间了,可一直以来,我心里总有个困扰,就是叫对方称呼这件事。每次想喊对方诸如 “亲爱的”“宝贝” 这类亲昵称呼时,话到嘴边就怎么也说不出口,感觉特别难为情。有时候在公共场合,更是觉得叫不出口,怕别人听到。我也知道情侣间这样称呼很正常,可就是克服不了这个心理障碍,到底该怎么办呢?
导师分析:
产生这种心理障碍,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。一方面,个人成长环境对其影响较大。若成长过程中,所处环境较为传统、保守,周围人很少使用亲昵称呼,那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,自身对亲昵称呼会有本能的不适应。比如,家庭氛围严肃,父母之间也很少有这类亲密表达,潜移默化中会觉得这种称呼不适合自己。
另一方面,性格因素也不可忽视。性格内向、腼腆的人,往往更注重他人眼光,担心自己的行为被他人评判。在公共场合,他们的这种心理会被放大,害怕因亲昵称呼引起旁人关注或异样目光,进而加剧心理障碍。
从心态角度看,自己可能对亲昵称呼赋予了过高的情感压力,觉得一旦喊出口,就必须承担相应的情感责任和期待,这种想法使得内心产生抵触。同时,可能也对亲密关系中的表达缺乏自信,不确定对方是否喜欢自己这样称呼,害怕因称呼不当而引发对方反感。
导师建议:
首先,尝试自我心理建设。要认识到亲昵称呼是情侣间增进感情的常见方式,并非什么难以启齿之事。告诉自己,使用这些称呼是在表达爱意,是很自然且美好的行为。可以每天在心里默默重复几遍这些积极的想法,强化自我认知。
其次,从私下练习开始。先在只有两人的私密空间里,尝试轻声喊出亲昵称呼。一开始可能会觉得别扭,但随着次数增多,会逐渐适应。每次喊完后,观察另一半的反应,如果对方表现出开心或接受,会给自己更多鼓励和信心。
再者,循序渐进扩大场合。当在私密空间适应后,尝试在相对安静、人少的公共场合使用亲昵称呼,如两人在公园散步时。逐渐克服在公共场合喊称呼的心理障碍。
最后,与另一半沟通。坦诚告知对方自己在称呼上的心理困扰,询问对方喜欢的称呼方式,同时也了解对方对自己使用亲昵称呼的期待。这样既能增进彼此了解,也能让自己在称呼上更有方向,减少心理负担。
网友评论一:
我觉得这事儿吧,不用太纠结。可能你就是还没习惯,要是你另一半不介意,用平常的称呼也挺好呀,不一定非得整那些肉麻的。感情好不好又不是靠称呼来体现,说不定等你们相处时间再长点,自然而然就能喊出来了。太强迫自己,反而搞得大家都不自在,顺着自己心意来就行。
网友评论二:
我跟你情况以前差不多,后来我就硬着头皮喊。你得明白,叫亲昵称呼能让感情升温,而且在情侣间很正常。你可以先从一些不那么肉麻的称呼开始,比如 “宝宝” 就比 “亲爱的” 相对好叫出口些。多叫几次,慢慢就不觉得难为情了。别老在意别人眼光,自己幸福才是最重要的。